第一百章 編年史冊
關燈
小
中
大
李仕明奏請重新丈量全國公田並酌情減免百姓的賦稅和徭役,被蒼漣駁回。
蒼漣不但因此禁止他插手流民安置及公田分配的事,最後還把他放到了謹言閣編撰《史稿全庫》。這件事成了朝中茶前飯後的閑談,賈淵等人拿他當笑話來講。
這些話當然會傳到李仕明的耳朵裏,但李仕明並沒有放在心上:需要他放在心上的事情很多,等著他去解決的難題也很多,而這些事多半關乎他的兄弟、朋友和他心上的人,相比之下旁人的流言蜚語和惡意中傷並不算什麽。
這世上就算生死此等大事,只要未及己身,都不過被人當做笑談,談完便忘了,何況一個笑話。
況且,李仕明自己心知即便結果如此,但若重來一次,這份奏折他還是要遞的。
蒼漣是個殺伐決斷、洞察秋毫的君主,李仕明明白他不肯減稅背後的用心:那些人支撐起了東陵龐大的經濟體系,難以撼動,動他們無異就是動王權。
土地是歷朝歷代橫亙在百姓和朝廷之間的一個頑疾,即便一時半刻無法徹底解決,但民心是需要安撫的,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,後果不堪設想。
可是蒼漣畢竟是天子,脫不開歷代君王的桎梏:他站得太高離百姓太遠,那些被粉飾後的奏報讓他看不見民間的疾苦,這是讓李仕明最無可奈何的事。
所以這事急不得,他也就不急了。現下唯有靜待,靜待一個讓朝廷有所動作的時機。他預感到一場暴風雨正在民間醞釀,很快就要來了。
九月中旬聖旨下來後,李仕明就開始在謹言閣編撰《史稿全庫》。
每日跟史料古籍作伴,外加謹言閣的修撰學士都是些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究,李仕明遠離朝堂紛爭,樂得清閑自在。
但他正式接手後很快發現,《史稿全庫》就是東陵國的《永樂大典》,從收集、校對、審閱到最後纂修,是個極其浩大的工程,沒個十年八載的完不成。
李仕明意識到這個問題後,剛開始有些發懵,心想:“難不成我這輩子就要在這裏編撰書籍了?”但他很快也想開了:寫一輩子書也沒什麽不好,如果上天註定我李仕明要做個編書人,那就既來之、則安之。
人若總是能自我調節、平心靜氣地看待事情,收獲往往要比時常心煩氣躁、欲求不滿的人多些。
既然一時半會施展不開,李仕明幹脆暫時將朝堂上的紛雜之事拋在了腦後,開始一心一意地編撰《史稿全庫》。
編撰《史稿全庫》要將東陵國的歷史從頭到尾細細地了解清楚,作為編撰的院士之一,李仕明因此有機會接觸封藏的皇家文獻。
讀書做研究本來就是他最喜歡做的事,從此李仕明如饑似渴,像挖開了一座寶藏,他從聖祖開元年間開始,順序往後一年一年地看下去,不分晝夜晨昏,看得昏天暗地。
就在此期間,他發現了件不尋常的事。
東陵國歷史按照年份,每年都有一本編年冊子記錄當年發生的重要事件,但李仕明卻發現聖祖520年的編年冊有兩本。
他通讀兩本後,發現這兩本編年冊唯一的不同,是其中一本中多了一段話:
“受密詔誅……,事洩,令逃之。月廿三,夷其三族。”
從字面意思來看,記錄的是當年大內奉密詔誅殺某人,卻被那人逃脫,但這人的父族、母族還有妻族三族卻盡數都被誅殺了。
能夠被記載在編年冊中,顯然那人是一個重要人物,但偏偏名字被抹掉了。編年冊中出現這種塗改很是蹊蹺,李仕明好奇之下,拿著這一處去問謹言閣大學士徐暮秋。
這位徐大學士是聖祖503年生人,如今已經年過五旬,花白胡子一大把,但眼不花耳不聾,腦子清楚、精神矍鑠。
他只瞥了李仕明手中的冊子一眼,臉色立時沈了下來:“不是讓你參照五年後新編的撰本寫,這一版記錄不實,不能作為參考!”
李仕明一時費解:“五年後?先生是指哪一年之後?”
徐暮秋“唉”了聲:“就是聖祖524年先王下旨,叫重新編寫的那一版!之前跟你說的難道你都忘了?這半個月來你做的那些筆記若是摻雜了舊書的內容,那就都得重新寫,不能做數了!”
李仕明忙道:“學生是參照新編撰本寫的,請您放心。可是學生不明白的是,既然編年冊重新編過,為何還留了一本舊的?”
“當年謹言閣就因為這編年冊出過事,換走了一大批院士,想是當時落了本舊的下來,你既然看見了,就趕緊扔了吧。”不等李仕明接話,徐暮秋又道,“另外還有一事,我本來要去找你,正好你來了。再過兩日就是閱兵大典,陛下要把這次閱兵的盛況編錄到全庫中,以傳後人。我到時會跟太史令魏大人去校場實記,你一起去,也跟著學學。”
李仕明並未聽說閱兵之事,乍聽之下有些意外,但隨即道:“學生知道了。”
徐暮秋頷首,就在李仕明轉身要走的當口,忽然叫住了他:“那本舊的編年冊不要扔,要燒,一頁紙都不要留,明白麽?
“是,學生明白。”
這日李仕明早早回到聽雨齋,淮勝見他今日回來這麽早,趕緊給他炒了幾個小菜,還熱了一壺酒。李仕明坐在窗前,慢慢地吃著菜,他心中有事,因此酒也喝得格外慢。
淮勝在門廊把爐子燒熱了,然後端進房間來,放在李仕明的身邊,說道:“大人,一會兒就暖和了。”
李仕明心不在焉地“嗯”了一聲,他舉起酒杯放到嘴邊,忽然像想起了什麽,放下酒杯問道:“淮勝,聖祖524年的時候,你在哪裏?”
“524年?”突然被李仕明這麽一問,他半天才轉過神來,“聖祖524年小的剛四歲,還在老家撒尿和泥,地裏面瞎耍呢。”
“你可是出生在東陵?老家在哪裏?”
“回大人話,小的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,老家是閻州的。”答完話,淮勝有些好奇道,“大人怎麽忽然問起這些了?”
李仕明淡淡一笑:“只是想起來隨便問問。”
淮勝點點頭,伸手捂了捂酒壺:“有點涼了,我拿去再熱熱。”
熱酒器就在房間裏,淮勝把酒壺泡在開水中,感嘆道:“我生的時候不好,我出生那年,正是內亂剛剛結束那年。聖祖519年這個年頭,現在再回去問村裏還活著的老人,誰都不想提。那年我年紀太小,都不記得了,但聽人說戰後爆發了瘟病,人人沒飯吃,地上寸草不生,遍地都是餓殍。我娘就是餓死的,我打出生就一口我娘的奶都沒喝著,後來還是被我做生意的舅舅帶到了趙州,才過上了有飯吃的日子。”
李仕明聽得認真,淮勝繼續道:“當年二王爭天下,先王眼看要丟了江山,要不是季大將軍力挽狂瀾、平定內亂,老百姓還不知道要受多少年的苦!當年季大將軍帶兵死守閻州、轉敗為勝,他是個打仗的將軍,更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。他看鄉親們沒有飯吃,就把軍糧省下來分給大家。他離開閻州的時候,閻州百姓攀轅而泣,哭著送了他二十多裏地。唉,可惜天妒英才,英年早逝。”
“這樣的將才怎麽會這麽早去世,他可是身患重疾、不治而亡的?”
“誰知道呢,平定內亂後的第二年他就去世了。說是娘胎裏帶的心病,太醫也治不好。要不怎麽說天妒英才,這樣的英雄連老天都會嫉妒的。”
淮勝說到這裏似不勝唏噓,搖著頭走到一邊,默默地燒起茶來。
李仕明心中暗道:“今日徐暮秋上來就說 ‘用五年後的新編撰本’,原來就是特指聖祖519年,也就是內亂結束那年。聖祖516年東陵國內亂,源於當時的天子 - 漣王的父親蒼乾與他兄弟蒼繆搶奪帝位,這件事在編年冊中確有記載。蒼繆當時是與季懷禮共同掌管三軍的親王,蒼乾本無勝算,但鎮國大將軍季懷禮義無反顧站在了先王這一邊,持危扶顛,帶領親兵扭轉乾坤,為蒼乾奪得天下。史料記載季懷禮在聖祖520年死於心病,乾王以親王的待遇予以厚葬。同年蒼繆被流放瑤海上的荒島,永世不準回東陵。蒼繆手下幹將全部戰死沙場,戰俘則按謀逆罪被當場斬殺。但那一年的史料當中,卻未曾單獨提到過任何一個重要人物被密詔誅殺……”
李仕明陷入沈思,淮勝去柴房燒了水又回來,見他還在思考,桌上的菜都涼了,便問道:“大人,您還吃嗎?用不用小的再把菜熱熱?”
李仕明這才緩過神來,說道:“不用了,收走吧。”
淮勝應了一聲,一邊收拾一邊說道:“大人這些日子凈在謹言閣看書了,足不出戶,也沒上朝,還不知道馬上就是閱兵大典了吧?”
“今日剛聽說,到時候我還要去校場做實記。”
淮勝聽了甚是興奮:“哎呀大人,那場面小的也真想去看看!”他臉上露出向往的神色:“我從小聽季大將軍的事跡,畢生心願就是能夠披甲上陣、做個所向披靡的將軍。我左手拿盾,右手持槍,信馬由韁,血戰沙場,多威風!”
他神色激動,腦中似在無限暢想那場景,出了一會兒神之後,忽然長嘆了口氣:“結果為了生計,我做了廚子。”
李仕明微笑道:“所以你想去觀看檢閱三軍?”
淮勝憨笑道:“是,當不成將軍,看看咱們東陵八將威風凜凜帶兵的樣子也一樣。哎?說起來,東陵八將要是都去,那袁將軍肯定也去,他可是鎮東將軍啊。”
淮勝提到袁長志,李仕明忽然想到已經多日沒有見過他了,立時起了找他喝酒的念頭,他看時間還早,便叫淮勝去請袁長志:“告訴他我這裏有好酒,就等他來。”淮勝樂顛顛一點頭,跑了出去。
不到半個時辰袁長志就來了,他前腳剛進門就高聲道:“聽說你有好酒,我就迫不及待地來了!”
李仕明起身:“我早就知道要想叫你來,提酒比提我的名字好使。”
袁長志朗聲大笑:“你我許久未見,今日一敘,有酒當然更好。”
李仕明將他讓到桌前說道:“一個人喝沒有意思,袁將軍請坐。”然後讓淮勝重新炒了兩個菜下酒。
這時候外面已經冷了,袁長志的衣衫上透著股寒氣,李仕明給他倒了碗酒,問了問他最近軍內情況,袁長志說還是老樣子,兩人說著說著,就說到了即將到來的閱兵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蒼漣不但因此禁止他插手流民安置及公田分配的事,最後還把他放到了謹言閣編撰《史稿全庫》。這件事成了朝中茶前飯後的閑談,賈淵等人拿他當笑話來講。
這些話當然會傳到李仕明的耳朵裏,但李仕明並沒有放在心上:需要他放在心上的事情很多,等著他去解決的難題也很多,而這些事多半關乎他的兄弟、朋友和他心上的人,相比之下旁人的流言蜚語和惡意中傷並不算什麽。
這世上就算生死此等大事,只要未及己身,都不過被人當做笑談,談完便忘了,何況一個笑話。
況且,李仕明自己心知即便結果如此,但若重來一次,這份奏折他還是要遞的。
蒼漣是個殺伐決斷、洞察秋毫的君主,李仕明明白他不肯減稅背後的用心:那些人支撐起了東陵龐大的經濟體系,難以撼動,動他們無異就是動王權。
土地是歷朝歷代橫亙在百姓和朝廷之間的一個頑疾,即便一時半刻無法徹底解決,但民心是需要安撫的,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,後果不堪設想。
可是蒼漣畢竟是天子,脫不開歷代君王的桎梏:他站得太高離百姓太遠,那些被粉飾後的奏報讓他看不見民間的疾苦,這是讓李仕明最無可奈何的事。
所以這事急不得,他也就不急了。現下唯有靜待,靜待一個讓朝廷有所動作的時機。他預感到一場暴風雨正在民間醞釀,很快就要來了。
九月中旬聖旨下來後,李仕明就開始在謹言閣編撰《史稿全庫》。
每日跟史料古籍作伴,外加謹言閣的修撰學士都是些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究,李仕明遠離朝堂紛爭,樂得清閑自在。
但他正式接手後很快發現,《史稿全庫》就是東陵國的《永樂大典》,從收集、校對、審閱到最後纂修,是個極其浩大的工程,沒個十年八載的完不成。
李仕明意識到這個問題後,剛開始有些發懵,心想:“難不成我這輩子就要在這裏編撰書籍了?”但他很快也想開了:寫一輩子書也沒什麽不好,如果上天註定我李仕明要做個編書人,那就既來之、則安之。
人若總是能自我調節、平心靜氣地看待事情,收獲往往要比時常心煩氣躁、欲求不滿的人多些。
既然一時半會施展不開,李仕明幹脆暫時將朝堂上的紛雜之事拋在了腦後,開始一心一意地編撰《史稿全庫》。
編撰《史稿全庫》要將東陵國的歷史從頭到尾細細地了解清楚,作為編撰的院士之一,李仕明因此有機會接觸封藏的皇家文獻。
讀書做研究本來就是他最喜歡做的事,從此李仕明如饑似渴,像挖開了一座寶藏,他從聖祖開元年間開始,順序往後一年一年地看下去,不分晝夜晨昏,看得昏天暗地。
就在此期間,他發現了件不尋常的事。
東陵國歷史按照年份,每年都有一本編年冊子記錄當年發生的重要事件,但李仕明卻發現聖祖520年的編年冊有兩本。
他通讀兩本後,發現這兩本編年冊唯一的不同,是其中一本中多了一段話:
“受密詔誅……,事洩,令逃之。月廿三,夷其三族。”
從字面意思來看,記錄的是當年大內奉密詔誅殺某人,卻被那人逃脫,但這人的父族、母族還有妻族三族卻盡數都被誅殺了。
能夠被記載在編年冊中,顯然那人是一個重要人物,但偏偏名字被抹掉了。編年冊中出現這種塗改很是蹊蹺,李仕明好奇之下,拿著這一處去問謹言閣大學士徐暮秋。
這位徐大學士是聖祖503年生人,如今已經年過五旬,花白胡子一大把,但眼不花耳不聾,腦子清楚、精神矍鑠。
他只瞥了李仕明手中的冊子一眼,臉色立時沈了下來:“不是讓你參照五年後新編的撰本寫,這一版記錄不實,不能作為參考!”
李仕明一時費解:“五年後?先生是指哪一年之後?”
徐暮秋“唉”了聲:“就是聖祖524年先王下旨,叫重新編寫的那一版!之前跟你說的難道你都忘了?這半個月來你做的那些筆記若是摻雜了舊書的內容,那就都得重新寫,不能做數了!”
李仕明忙道:“學生是參照新編撰本寫的,請您放心。可是學生不明白的是,既然編年冊重新編過,為何還留了一本舊的?”
“當年謹言閣就因為這編年冊出過事,換走了一大批院士,想是當時落了本舊的下來,你既然看見了,就趕緊扔了吧。”不等李仕明接話,徐暮秋又道,“另外還有一事,我本來要去找你,正好你來了。再過兩日就是閱兵大典,陛下要把這次閱兵的盛況編錄到全庫中,以傳後人。我到時會跟太史令魏大人去校場實記,你一起去,也跟著學學。”
李仕明並未聽說閱兵之事,乍聽之下有些意外,但隨即道:“學生知道了。”
徐暮秋頷首,就在李仕明轉身要走的當口,忽然叫住了他:“那本舊的編年冊不要扔,要燒,一頁紙都不要留,明白麽?
“是,學生明白。”
這日李仕明早早回到聽雨齋,淮勝見他今日回來這麽早,趕緊給他炒了幾個小菜,還熱了一壺酒。李仕明坐在窗前,慢慢地吃著菜,他心中有事,因此酒也喝得格外慢。
淮勝在門廊把爐子燒熱了,然後端進房間來,放在李仕明的身邊,說道:“大人,一會兒就暖和了。”
李仕明心不在焉地“嗯”了一聲,他舉起酒杯放到嘴邊,忽然像想起了什麽,放下酒杯問道:“淮勝,聖祖524年的時候,你在哪裏?”
“524年?”突然被李仕明這麽一問,他半天才轉過神來,“聖祖524年小的剛四歲,還在老家撒尿和泥,地裏面瞎耍呢。”
“你可是出生在東陵?老家在哪裏?”
“回大人話,小的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,老家是閻州的。”答完話,淮勝有些好奇道,“大人怎麽忽然問起這些了?”
李仕明淡淡一笑:“只是想起來隨便問問。”
淮勝點點頭,伸手捂了捂酒壺:“有點涼了,我拿去再熱熱。”
熱酒器就在房間裏,淮勝把酒壺泡在開水中,感嘆道:“我生的時候不好,我出生那年,正是內亂剛剛結束那年。聖祖519年這個年頭,現在再回去問村裏還活著的老人,誰都不想提。那年我年紀太小,都不記得了,但聽人說戰後爆發了瘟病,人人沒飯吃,地上寸草不生,遍地都是餓殍。我娘就是餓死的,我打出生就一口我娘的奶都沒喝著,後來還是被我做生意的舅舅帶到了趙州,才過上了有飯吃的日子。”
李仕明聽得認真,淮勝繼續道:“當年二王爭天下,先王眼看要丟了江山,要不是季大將軍力挽狂瀾、平定內亂,老百姓還不知道要受多少年的苦!當年季大將軍帶兵死守閻州、轉敗為勝,他是個打仗的將軍,更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。他看鄉親們沒有飯吃,就把軍糧省下來分給大家。他離開閻州的時候,閻州百姓攀轅而泣,哭著送了他二十多裏地。唉,可惜天妒英才,英年早逝。”
“這樣的將才怎麽會這麽早去世,他可是身患重疾、不治而亡的?”
“誰知道呢,平定內亂後的第二年他就去世了。說是娘胎裏帶的心病,太醫也治不好。要不怎麽說天妒英才,這樣的英雄連老天都會嫉妒的。”
淮勝說到這裏似不勝唏噓,搖著頭走到一邊,默默地燒起茶來。
李仕明心中暗道:“今日徐暮秋上來就說 ‘用五年後的新編撰本’,原來就是特指聖祖519年,也就是內亂結束那年。聖祖516年東陵國內亂,源於當時的天子 - 漣王的父親蒼乾與他兄弟蒼繆搶奪帝位,這件事在編年冊中確有記載。蒼繆當時是與季懷禮共同掌管三軍的親王,蒼乾本無勝算,但鎮國大將軍季懷禮義無反顧站在了先王這一邊,持危扶顛,帶領親兵扭轉乾坤,為蒼乾奪得天下。史料記載季懷禮在聖祖520年死於心病,乾王以親王的待遇予以厚葬。同年蒼繆被流放瑤海上的荒島,永世不準回東陵。蒼繆手下幹將全部戰死沙場,戰俘則按謀逆罪被當場斬殺。但那一年的史料當中,卻未曾單獨提到過任何一個重要人物被密詔誅殺……”
李仕明陷入沈思,淮勝去柴房燒了水又回來,見他還在思考,桌上的菜都涼了,便問道:“大人,您還吃嗎?用不用小的再把菜熱熱?”
李仕明這才緩過神來,說道:“不用了,收走吧。”
淮勝應了一聲,一邊收拾一邊說道:“大人這些日子凈在謹言閣看書了,足不出戶,也沒上朝,還不知道馬上就是閱兵大典了吧?”
“今日剛聽說,到時候我還要去校場做實記。”
淮勝聽了甚是興奮:“哎呀大人,那場面小的也真想去看看!”他臉上露出向往的神色:“我從小聽季大將軍的事跡,畢生心願就是能夠披甲上陣、做個所向披靡的將軍。我左手拿盾,右手持槍,信馬由韁,血戰沙場,多威風!”
他神色激動,腦中似在無限暢想那場景,出了一會兒神之後,忽然長嘆了口氣:“結果為了生計,我做了廚子。”
李仕明微笑道:“所以你想去觀看檢閱三軍?”
淮勝憨笑道:“是,當不成將軍,看看咱們東陵八將威風凜凜帶兵的樣子也一樣。哎?說起來,東陵八將要是都去,那袁將軍肯定也去,他可是鎮東將軍啊。”
淮勝提到袁長志,李仕明忽然想到已經多日沒有見過他了,立時起了找他喝酒的念頭,他看時間還早,便叫淮勝去請袁長志:“告訴他我這裏有好酒,就等他來。”淮勝樂顛顛一點頭,跑了出去。
不到半個時辰袁長志就來了,他前腳剛進門就高聲道:“聽說你有好酒,我就迫不及待地來了!”
李仕明起身:“我早就知道要想叫你來,提酒比提我的名字好使。”
袁長志朗聲大笑:“你我許久未見,今日一敘,有酒當然更好。”
李仕明將他讓到桌前說道:“一個人喝沒有意思,袁將軍請坐。”然後讓淮勝重新炒了兩個菜下酒。
這時候外面已經冷了,袁長志的衣衫上透著股寒氣,李仕明給他倒了碗酒,問了問他最近軍內情況,袁長志說還是老樣子,兩人說著說著,就說到了即將到來的閱兵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